辐射防护 通过合理的辐射防护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辐射所产生的危害。概括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缩短时间:减少接触辐射源时间,因为人体所受辐射照射的累积剂量和照射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所受的剂量越多。
增大距离:增大人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因为人体所受辐射照射剂量和人与放射源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距离辐射源越远越好。
设置屏蔽:在人体和辐射源之间设置屏蔽,当缩短时间和增大距离的措施的有效性和方便性受到限制时,设置合适的屏蔽体是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γ射线屏蔽,通常可采用原子序数大的物质进行屏蔽,如铅等;对于中子的屏蔽,一般使用含氢、硼材料进行慢化和吸收。
辐射防护是原子能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人类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危害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其基本任务是保护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原子能事业的发展;辐射防护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剂量学、辐射防护标准、辐射防护技术、辐射防护评价和辐射防护管理等。
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既要对人及其环境提供恰当的防护,又要能促进核能和核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屏蔽防护
设置防护屏障。在具体工作上尽管能够根据调整时间、间距来降低身体遭受的使用量,可是以便超过电离辐射源预估的运用目地和确保对预订的直射系统的合理使用和操纵,事实上不容许无限定地减少受照時间和扩大与源的间距,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有效的保护目的,经常采取屏蔽保护措施来屏蔽电离辐射源对人体的辐射超出很限。常用屏蔽材料大多数材料都可以用作辐射屏蔽材料,只要所用材料的厚度足以将辐射衰减到所需水平,大多数物质可以用作辐射屏蔽材料。如水、砖、大理石、混凝土、铅、铁等重金属和含铅产品。